“钢铁行业全面提升产业基础和产业链水平的有效路径有哪些?”
“钢铁行业智能制造、绿色发展难题如何破解?”
“困扰钢铁行业发展的三大痛点——控产能扩张、促产业集中、保资源安全怎么解决?”
“中国是钢铁大国还是强国?怎样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钢铁强国?”
……
7月31日,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六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上的行业发展讨论环节,在钢协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的主持下,沙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鞍钢总经理戴志浩,安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利剑,德龙、新天钢董事长丁立国,陕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杨海峰等嘉宾先后发言,围绕钢铁行业的绿色发展、智能制造、控产能扩张、促产业集中、保资源安全、持续推动国际化进程等重点、痛点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为钢铁行业健康发展和持续繁荣建言献策。
何文波:钢铁是构建强大内需体系和经济内循环体系的保证和动力
“现在,钢铁行业已经处于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经过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检验,一些关乎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的答案逐渐清晰,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今天汇聚于此的目的。”何文波开门见山地说道。
何文波首先带领参会人员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7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党外人士座谈会及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并再次申明了钢铁行业面对挑战表现出“制度有优势、政策有空间、市场有潜力、产业有基础、投资有方向、改革有目标”的优势。
何文波指出,当前钢铁行业的重点工作可以总结为:聚焦一个根本任务,即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坚持两大发展主题,即绿色发展和智能制造;着力解决三个行业痛点,即控产能扩张、促产业集中、保资源安全;持续推动中国钢铁产业国际化进程。
“对中国钢铁行业的评价,可以概括为6句话。”何文波表示,“第一,中国钢铁以强大且丰富的产能强力支撑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第二,中国钢铁正在实施世界钢铁发展史上最大规模的产能更新计划。第三,中国钢铁正在推行世界上最为严苛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我们有些主要指标的排放标准比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严格很多倍,甚至是10倍。第四,中国钢铁是构建强大内需体系和经济内循环体系的保证和动力。第五,推进废钢应用和加速铁资源循环是解决中国钢铁资源瓶颈和排放短板的根本之策。第六,全面持续改革开放驱动了城镇化、市场化、全球化三大进程,成就了中国钢铁的世界地位。城镇化提供了发展空间,市场化提供了发展动力,全球化提供了发展质量。”
“作为中国钢铁行业从业者,我很自豪!我们行业不仅仅是传统产业、技术产业,还是优势产业。钢铁行业是下游需求强有力的保障,在构建内循环体系中,不仅在供给端起到重要作用,在需求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何文波强调。
最近,国外有观点认为,中国钢铁需求旺盛、中国钢企相对竞争优势凸显是其在市场上最大的威胁。对此,何文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中国钢铁业很强,我们应该站在中国的立场看世界,同时也要站在世界的视角看中国,这样才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们正在经历钢铁消费非常态的时期。”何文波指出,“随着经济转型,中国钢铁消费强度将持续降低,这已经成为新常态和共识。但从2018年开始直到今年上半年,中国钢铁消费强度实际上是明显回升的。毫无疑问,中国经济正在风浪中调整前行,短期看对中国钢铁是机会,而且影响世界钢铁格局,但常态总会到来。现在,钢材市场总体呈现生产强于消费、供给大于需求的状态。”
紧接着,何文波谈了他对钢铁行业去产能的3点认识:第一,去产能是既定方针,要坚定不移执行。中国钢铁有今天的实力,受益于去产能取得的成果。第二,去产能是全球议题,中国不是产能过剩最严重的地区,中国缺的是必要的市场秩序。第三,去产能是系统工程,有必要从排放权入手寻求更为简捷有效的治理途径。
沈文荣:甩掉“高耗能”帽子,提振信心搞钢铁
“改革开放以来,钢铁行业是我国发展最健康、取得最大成就的行业之一。中国钢铁发展到今天,已经彻底改变了装备水平、技术创新能力依靠国外的状况,钢铁自给能力达到了98%左右,为国民经济服务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沈文荣说道。
沈文荣建议,全行业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在钢铁大国、钢铁强国基础上加倍努力,做到更强。钢铁行业要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近年来,中国钢铁行业在环保、节能减排方面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环保装备、工艺标准不断提升,环保技术持续创新,超低排放水平走在了世界前列。我们要甩掉“高耗能”的帽子,提振信心搞钢铁,切实保证国内产能产值。未来,钢铁行业要寻求更加科学合理的环保解决方案,对全国产能和供需情况要有清醒的认识和深入的分析,避免资源浪费,保持良性竞争,切实维护国家利益,为国家发展做出新贡献。
戴志浩:中国钢铁业不仅要在主场强,还要在客场强
“中国钢铁业发展到今天,可以算得上是钢铁强国,但是如果用更严格的标准、更高标准来衡量的话,还是不够的。”戴志浩坦言。
“近几年,智能制造、智慧制造在钢铁行业有很多实践。不过在我看来,我们的实践更多体现在自动化、数字化,离真正实现智能化还有差距。”戴志浩解释道,“真正的智能化应当把人工智能应用到工艺创新,应用到钢铁制造基地的管理过程中,从而替代我们大脑的部分功能,替代我们管理职能的部分内容。”
戴志浩表示:“当前,一些国外企业羡慕中国国内强劲的需求,但他们又觉得这不是中国钢铁行业自己的本事,而是国家给中国钢铁行业的红利。这也为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评价真正的钢铁强国提供了思路,即真正的钢铁强国不仅要在主场强,还要在客场强。因此,我们要走出去、持续推进国际化进程。”
针对产能问题,戴志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首先需要肯定的是,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中国钢铁产能的迅速增长。供给百分之百对接需求是很难做到,因为这本就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欧洲钢铁产能也过剩,但是受益于欧洲钢铁业较高的集中度,一旦出现波动,大钢厂可以默契地协调行动、解决问题。“因此,我国钢铁行业下一步很重要的一个主题就是大力推进产业集中度提高,最终解决钢厂新增产能问题。”戴志浩对此提出建议,“行业主管部门要出台明确的政策,促进产业集中度提高。”
李利剑:环保限产应该从国家层面制订标准
“由于历史原因,安钢一直处在京津冀周边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两高一资’企业较多,环保压力较大。2014年之前,安钢污染较为严重。2014年初,我任职安钢总经理后,就考虑如何解决安钢的环保问题。当年,安钢投资8亿元进行环保治理,尤其是大气污染排放,在当时取得了明显的治理效果。”李利剑说道,“2016年,国家进一步提出超低排放的要求。经过研判,我们认为以安钢当时的环保技术水平根本无法达到超低排放要求。因此,2016年,尤其在当年第四季度,我们派出很多人到钢厂、环保设备厂、环保科研院所等机构考察,寻求能够达到超低排放指标要求的技术。2017年,安钢全年投入36亿元治理环保,大气污染排放基本达到了超低排放要求。2018年,安钢进一步对固体废弃物、污水等无组织排放进行治理,当年列入26亿元环保专项资金。”
李利剑表示,安钢在焦化和烧结大气污染排放治理上较早地使用了活性炭脱硫脱硝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效果。“安钢将环保提升到关乎企业命运的生存保卫战的高度。试想如果企业环保不合格,政府让企业大幅限产甚至停产,企业就没有安全感了。”李利剑说。
李利剑心中始终有这样一个观念:先治污染,再美化钢厂。“经过近两年的治理,去年底,安钢成功挂牌国家3A级旅游景区,在今年9月、10月份,我们还要申请评定A级绩效企业。”李利剑说道。
“环保限产应该从国家层面制订标准。”李利剑建议,“国家标准制订出来后行业就有了统一的规则,达不到标准的就按照规定限产、停产。”
丁立国:国家、行业、自我都要有担当
“截至7月30日,整个渤海钢铁的4家集团、几十家企业已经全部过户。”丁立国介绍,“混改双方最担心的其实就是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企业外部的,即政府是否有足够的担当去推动混改、确保成果。没有政府的担当,混改推进将非常艰难。第二个问题是企业内部的观念冲突,主要表现在文化及思维意识。德龙重组渤海钢铁成立新天钢一年多来,经过不懈的努力,现在,我们企业职工收入变高、指标变优、环境变好、信心变强,实现了全面的转变。”
听了丁立国的感受,何文波评价其为“混改的积极推动者”,并表示混改对钢铁行业来说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出路。
“我们把德龙钢铁的工厂打造成3A级、4A级景区,是真实活着的、蒸蒸日上的、不断持续改进的景区,这是非常值得骄傲的成绩。因此,我建议行业要增强自信。我们总说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在我看来,‘很’‘大’这些字眼可以改改了,现在我们与发达国家处于‘有差距’阶段。”丁立国继续说道,“不仅我们自己要自信,还要让关注钢铁行业的各界人士都看到我们的进步,通过协会发挥主导力量,带动和影响关注我们的人,对我们这个领域有信心。总结起来,就是国家要有担当,行业也要有担当,我们自我更要有担当。”
杨海峰:区域行业治理问题尤为重要
杨海峰说:“作为一家来自西部地区的钢铁企业,陕钢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这一轮红利中,取得了较大进步。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对于陕钢和西部钢铁企业来说,无疑是重大机遇。”
杨海峰介绍,今年上半年,面对疫情对市场形势造成的冲击,包括陕钢在内的陕晋川甘建筑钢材生产企业采取了减产、检修、调整等举措,总体来看,产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还是略有增长。这证明了国家恢复生产、恢复经济能力的强大。他认为,今年下半年经济恢复势头将更为强劲。“近两年来,在协会特别是在何书记的支持下,我们有了陕晋川甘建筑钢材指数,成为国家钢铁指数的一部分,增强了陕晋川甘钢铁企业发展的信心。与此同时,我们这一区域的钢铁企业也同样面临着提高集中度的问题。”杨海峰说道。
“供求的调整根本上还是得靠市场,我认为,在市场经济下,供给过剩是常态。正如何书记所说,钢铁消费现在处于非常态阶段。待钢铁消费常态到来之时,区域钢铁企业应当如何应对,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杨海峰表示,“我非常赞同推进兼并重组、提高集中度,这实际上是一个区域行业治理的问题。”
对此,杨海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区域行业秩序来自组织结构、产业结构,结构决定机制。只有在组织结构及区域产业结构等方面做出更精妙的决策和部署,才能更加高效地推动我国钢铁行业实现既强又优的目标。所有企业都应该维护整个区域钢铁行业的利益,钢铁行业不应该恶性竞争,行业好大家才能好,行业不好谁都好不了。我们要把市场经济的竞争提升到高级阶段,即竞合阶段,让钢铁行业走向成熟。”
讨论在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尽管结束时间比预计时间晚了差不多一个小时,但与会代表们意犹未尽,在走出会场的时候还就着嘉宾们探讨的话题神采飞扬地讨论着:
“中国已经在钢铁大国迈向钢铁强国的道路上了,这个观点我同意。”
“智能制造、绿色发展不得不加大力度了,要不真的会被淘汰的。”
“集中力量办大事,单打独斗肯定不行,产业集中度非提高不可了。”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